找到相关内容322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牟钟鉴谈“读经”

    所奉读,在社会许多文化领域有普遍的影响,甚至成为一种共同性的文化语言。  在中国,具备以上条件的经典,在儒家即是四书五经,在道家即是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,在佛教即是《心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坛经》,在...形成了崇高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,而且在今后很长时间内还将继续发挥思想宝库和智慧源泉的作用。这些经典,至少是其中最重要的几部如《论语》、《老子》《周易》,应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必读书,而且应该精读、熟读、反...

    牟钟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3666821.html
  • 玄奘:翻译家中的第一人

    老子》译为梵文时也有体现,唐皇室自称是老子后裔,三教之中尊道为首,李世民要求玄奘将《老子》翻译为梵文,玄奘很认真地对待此事,“句句披析,穷其义类,得其旨理,方为译之。”他还邀请道士成玄英、蔡晃等人参与译场,但成、蔡等人与玄奘产生了很大的争执,核心问题有两点。第一:成玄英、蔡晃认为《老子》和大乘佛教是相通的,“道”应翻译为“菩提”,而玄奘则认为“佛道两教,其致天殊”,“道”没有达到“菩提”的境界,应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31094485.html
  • 苏洵与释道

    成长于四川眉山。而四川是汉代民间道教的发源地。汉中、巴蜀一带,很早就好《老子》及仙道,敬重鬼妖,巫风强劲。四川还出了不少的道家道教学者,其中较著名的有东汉成都严遵和杨雄。严遵隐居不仕,以卜筮为业,好老庄,专精《大易》,著有《老子指归》,"为道书之宗"。杨雄自幼好学,博览群书,出仕作过官,曾从严遵学习,思想上受道家影响很深,著作有《太玄》、《法言》等。五代后蜀有彭晓,永康人(今重庆),少通儒典,仕于...

    吴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0453531.html
  • 佛教初传时的中国文化背景

    西汉儒家尊祟尧舜、神化孔子的方式中受到启发。神仙家认为,黄帝、老子的地位与声望大大高于尧舜、孔子,向黄帝、老子及其学说攀亲,可借其威而张己之信,借其文而扬己之教。汉武帝元鼎四年(公元前ll3年),河东...老子来。东汉初,具有神仙方术思想的益州太守王阜作《老子圣母碑》,将老子与圣母并列,把老子列为创世神的尊位上;同时,老子的“道”也被直接人格化而等同于老子本人,即所谓“老子者,道也。”老子于是就成为与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75755579.html
  • 佛教初传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调和——读《牟子理惑论》

    。有学者认为,除了序传中所述的史实可与史书相印证、写作特点与其时学术氛围相符,关于撰写此书原因的记叙,也与当时佛教在中国的背景契合。笔者以为,非伪作说的理由更为充分,现略引几条论据:第一,牟子屡引老子...,惟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老子传经三十七篇的著录······由此看来,《理惑论》成书于汉魏之际应是可信的。任继愈先生在《中国佛教史》一书中说:“牟子是东汉末三国初(约169-三世纪中)人······于三国...

    黄夕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41558776.html
  • 关于佛历纪年

    为二十四年),灭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(或误记为五十二年)。  此说的来历:先是,约当东汉桓帝之时,出现了“老子化胡”之说。据《后汉书》卷六十下《襄楷传》传载,襄楷向汉桓帝的奏疏中有“或言老子人夷狄为浮屠”之语,唐朝李贤注云:“或言,当时言也,老子西人夷狄,始为浮屠之化。”  这是由于佛教传人我国汉地以后,影响渐大,尤其是佛教的博大精深,洞玄幽微,使汉土原来固有的道教,大为减色。为了抵制佛教,道徒...

    传 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40764743.html
  • 佛教初传中国时期的形态研究

    因此颇有奉其道者;后桓帝好神,数祠浮屠、老子,百姓稍有奉者,后遂转盛。  范晔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史学家。关于明帝的奉佛,他用了“世传”二字,表示了一定的怀疑;“楚王英始信其术”则肯定了刘英是中国第一个奉佛...之后,中国第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──汉桓帝刘志也是“浮图、老子”并祠⑧,襄楷上桓帝的奏疏中亦称:  又闻宫中立黄老、浮屠之祠。此道清虚,贵尚无为,好生恶杀,省欲去奢。今陛下嗜欲不去,杀罚过理,即乖其道,...

    吴虚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0642262.html
  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

    长生不老这一核心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[18]。不过,二者毕竟同出一源,在观念和目标上又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,因此,为了便宜起见,我们不防将二者的思想合称为“道学”。   传统上来说,老子理所当然地是道学的始祖。他是道家的始祖,道教的教主。据传,当老子做周朝宫廷守藏室的史官时,深为王室的衰微而沮丧,于是辞官西行,路经函谷关时,关令尹喜恳请他将自己的学说写下来,于是老子留下了洋洋五千言的《道德经》。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0050998.html
  • 论陶渊明的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

    的无为  而治,乃深具道家思想之君王。此外,学者之中,则有魏之  王弼、晋之向秀、郭象、皆主张老子之无为而治,如向、郭  「在宥篇」注云﹕「无为者非拱默之谓也,直各任其自为,  则性命安矣。不得已者,非迫于威刑也,直抱道怀朴,任乎  必然之极,而天下自宾也。」(庄子外篇第四)实深切无为而  治之理。在学术上,此时研究老庄的书籍,如钟繇的老子训  ,张揖的老子注、何晏的老子道德论、钟会的老子注、向秀...

    包根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2771092.html
  • 夷夏之辨与三教关系

    与佛道关系   在三教关系中,佛道之间的夷夏之争最为激烈,也最具典型性。   根据史料,道教最先用“老子化胡说”攻击佛教。西晋道士王浮与沙门帛远辩论佛道邪正,王浮屡屈,乃据《后汉书·襄楷传》“老子入夷狄化为浮屠”以及道教伪经《老子西升经》“老子西升,开道竺乾”等等说法,伪造《老子化胡经》,宣称老子同尹喜西出流沙,在胡地传经授教,教化胡人。王浮的用意是,中国人向来主张“以夏变夷”,老子西出流沙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2078568.html